SEARCH
在巖棉板生產領域,玄武巖作為核心原料的地位毋庸置疑,其高強度、耐高溫的特性為巖棉板奠定了優(yōu)異的物理基礎。但要生產出符合國家標準、滿足不同場景需求的巖棉板,僅依靠玄武巖遠遠不夠。從熔融成纖到成型固化,還需多種關鍵原料協(xié)同作用,這些輔料不僅影響巖棉板的性能指標,更是決定生產穩(wěn)定性與產品合格率的核心因素。
一、調節(jié)熔融狀態(tài)的 “助熔劑”
玄武巖的熔融溫度較高(約 1500℃),直接熔融會增加能耗與生產難度,因此需加入白云石和螢石作為助熔劑。
白云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鎂,在高溫下分解產生的氧化物能有效降低玄武巖的熔融粘度,讓巖漿更易流動,同時提升巖棉纖維的韌性,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斷絲現(xiàn)象。螢石則能進一步降低熔融溫度,縮短熔化時間,且其含有的氟元素可清除巖漿中的雜質,提升纖維純度。通常情況下,白云石在原料配比中占比 10%-15%,螢石占比 1%-3%,二者搭配使用可平衡能耗與纖維質量。
二、保障結構穩(wěn)定的 “粘結劑”
巖棉纖維成型后需通過粘結劑粘合為板材,酚醛樹脂是當前主流選擇。優(yōu)質酚醛樹脂具有粘結強度高、耐高溫、耐老化的特點,能讓巖棉板在長期使用中保持結構穩(wěn)定,不易分層。生產中,酚醛樹脂會與固化劑(如氯化銨)配合使用,通過噴灑或浸泡的方式附著在纖維表面,經高溫固化后形成牢固的整體。
值得注意的是,粘結劑的用量需嚴格控制,通常占成品質量的 3%-5%,過量會導致巖棉板導熱系數(shù)升高,影響保溫性能;過少則會降低板材強度,易出現(xiàn)破損。
三、優(yōu)化性能的 “功能性輔料”
根據巖棉板的應用場景,還需添加針對性輔料:例如,用于建筑外墻的巖棉板需加入憎水劑(如有機硅化合物),通過改變纖維表面張力,提升板材的防水性能,避免吸水后保溫效果下降;用于防火分區(qū)的巖棉板會添加阻燃劑(如氫氧化鎂),進一步強化其耐高溫、抗燃燒的特性,滿足消防標準;這些輔料的添加量雖少(通常不超過 2%),但對提升巖棉板的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。
四、不可忽視的 “生產輔助材料”
除了原料體系,生產過程中還需用到固化劑、脫模劑等輔助材料。固化劑能加速酚醛樹脂的固化反應,確保生產線連續(xù)運轉;脫模劑則可避免成型后的巖棉板與模具粘連,保證板材表面平整,減少廢品率。
此外,部分廠家會使用礦渣作為玄武巖的補充原料,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,通過調整礦渣與玄武巖的配比,優(yōu)化巖漿的熔融特性,實現(xiàn)資源的高效利用。
綜上所述,巖棉板的生產是一個多原料協(xié)同的系統(tǒng)工程。玄武巖提供了基礎骨架,而助熔劑、粘結劑、功能性輔料及生產輔助材料則共同決定了巖棉板的性能、質量與成本。后續(xù)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巖棉板的資訊,請關注尤特森巖棉材料廠家。